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0,96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风格 > 运动/户外活动 > 中國古代體育
中國古代體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中國古代體育

作者: 徐元民
出版社: 品度
ISBN: 9789578248489
出版日期: 2003-08-0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8.45
本店售价: RM60.9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閱覽中國史籍時,偶爾會遇到一些有關身體活動方面的記載,例如本書中所選載的太極拳、八段錦、氣功、武術、蹴鞠、打毬、捶丸、龍舟競渡、拔河、秋千、弄潮、射箭、投壺、田獵、樂舞、舞龍舞獅等體育活動。這些傳統的文化活動,有些是中原本土的,有些則來自他鄉,有些已經失傳或更迭,有些則流傳迄今,仍廣受歡迎,歷久不衰。本書以功能的觀點,將它們分成養生、武術、嬉戲、禮樂四種類型撰述,這是體育史學界首度採用如此的舖陳,期能深入瞭解這些活動的深層意涵,提供讀者對這些傳統的文化活動,能獲得更深一層的心靈體認與人文關懷。


目錄

許序
自序

第一章 中國古代養生運動

  • 壹、養生運動的概念
    一、養生的定義
    二、養生的目的
    三、養生術的範疇
    四、養生運動的定義
  • 貳、養生運動的理論
    一、養生思想的淵源
    二、養生思想的學說
     (一)陰陽五行學說
     (二)精氣神學說
     (三)藏象經絡學說
    三、歷代諸家的養生思想
     (一)老莊的養生觀
     (二)孔孟荀的養生觀
     (三)董仲舒的養生觀
     (四)華佗的養生觀
     (五)嵇康的養生觀
     (六)葛洪的養生觀
     (七)慧遠的養生觀
     (八)陶弘景的養生觀
     (九)孫思邈的養生觀
     (十)陳搏的養生觀
     (十一)蘇軾的養生觀
     (十二)高濂的養生觀
  • 參、養生運動的內涵
    一、「道、儒、佛、醫」融合
     (一)動靜調和論
     (二)形神具養論
     (三)行氣導體論
    二、「導引、行氣、修身」一體
     (一)氣功養生
     (二)導引養生
  • 肆、養生運動的評價

第二章 中國古代武術運動

  • 壹、中國武術的概念
    一、中國武術的基本定義
    二、中國武術的演進
     (一)中國武術的淵源
     (二)因戰亂頻仍而興
     (三)因民間武術而精
     (四)非實戰武術之興
    三、中國武術的用語
    四、中國武術的範疇
     (一)文化面
     (二)功能面
     (三)結構面
  • 貳、中國武術的理論
    一、武術之德─武德
     (一)忠義行俠
     (二)門派規約
     (三)儒家倫理
     (四)武德的本質
    二、武術之道─武道
  • 參、中國武術的特質
    一、師承與門派
    二、拳理與發勁
     (一)陰陽拳理
     (二)發勁功夫
  • 肆、中國武術的現代化
    一、武術現代化的歷史軌跡
    二、現代武術的特徵
     (一)由民間自發走向官方主導
     (二)解構傳統、迎向現代
    三、現代武術的評價
     (一)武德的價值與淪喪
     (二)道與術之合一與支離
     (三)武術的樂趣化
     (四)武術的真功夫

第三章 中國古代嬉戲運動

  • 壹、嬉戲運動的概念
    一、戲的訓詁
    二、嬉的訓詁
    三、嬉戲運動的內涵
    四、嬉戲運動的定義
    五、嬉戲運動的淵源
    六、嬉戲運動的類型
     (一)節令型的嬉戲運動
     (二)結社型的嬉戲運動
     (三)軍旅型的嬉戲運動
     (四)市井型的嬉戲運動
     (五)仕女型的嬉戲運動
     (六)河海型的嬉戲運動
    七、嬉戲運動的用語
  • 貳、嬉戲運動的內容
    一、蹴鞠之戲
    二、打毬運動
    三、捶丸運動
    四、龍舟競渡
    五、拔河之戲
    六、秋千之戲
    七、弄潮
  • 參、嬉戲運動的本質
    一、基礎特質
     (一)自由性
     (二)非生產性
    二、形式特質
     (一)運動性
     (二)規則性
     (三)虛構性
     (四)不確定性
    三、狀態特質
     (一)亢奮性
     (二)樂趣性
  • 肆、嬉戲運動的文化
    一、禮制祭儀的運動文化
    二、外在酬償的運動文化
    三、飲酒文化與運動文化

第四章 中國古代禮樂運動

  • 壹、禮樂運動的概念
    一、禮樂釋義
    二、禮的內涵
    三、樂的內涵
    四、禮樂運動的定義
    五、禮樂運動的類型
     (一)吉禮型的禮樂運動
     (二)賓禮型的禮樂運動
     (三)嘉禮型的禮樂運動
     (四)軍禮型的禮樂運動
  • 貳、禮樂運動的內容
    一、射禮
     (一)射禮的功能
     (二)射禮的類型
     (三)射禮的規矩
    二、投壺禮
     (一)投壺禮的功能
     (二)投壺禮的規矩
    三、田禮
     (一)田禮的功能
     (二)田禮的規矩
    四、樂舞
     (一)樂舞的功能
     (二)樂舞的類型
     (三)樂舞的規矩
    五、百戲
     (一)舞弄瑞獸
     (二)舞龍
     (三)舞獅
  • 參、禮樂運動的特質
    一、敬天與事人
     (一)敬天
     (二)事人
    二、治民的倫理
    三、遊戲的軌跡
  • 肆、禮樂與運動之離合
    一、禮樂運動與宗教
    二、禮樂運動與倫理
    三、禮樂運動與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