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5,38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个人成长 > 接住受苦的心:台大精神科林信男醫師的靈性診療筆記
接住受苦的心:台大精神科林信男醫師的靈性診療筆記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接住受苦的心:台大精神科林信男醫師的靈性診療筆記

作者: 林信男,王竹語
出版社: 啟示
出版日期: 2024-05-1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0.85
本店售价: RM54.1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寫給曾經或正在經歷創傷事件與心靈風暴的人
在壓力、崩潰、創傷中,找到治癒的希望與力量


心理治療 × 靈性關顧 × 轉換心念
拯救焦慮、失眠、憂鬱、失智、恐慌、強迫症……等精神困擾的照護療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書結合了靈性、心理學與精神醫學,
帶你了解各種精神困擾的症狀與成因,
以有效的應對方式,引導人們走出心靈困境,
也能協助身邊的受苦之人重得喜樂與平安。

身為台大精神科權威,林信男醫師一生都在幫人解決問題。行醫53年來,他以獨特的「心理治療+靈性關顧」雙重療法,為許多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帶來心靈上的幫助,治好了無數顆破碎、失衡的心。

☉被廣大病友證明有效的雙重療法
長年的臨床經驗讓他知道,即便是無神論者或非基督徒,靈性關懷也能帶來顯著的改善。他以自己多年來在臨床、教學與信仰上的豐富經驗為基礎,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現代人常見的精神困擾,包括:憂鬱、失智、焦慮、失眠、恐慌、強迫症……等等,運用大量的案例故事與自己的生命經驗來作反思,不僅說明了這些常見精神狀況的現象,也探討了它們的成因與治療方式。

☉靈性治療,是一種轉換心念的練習
書中提到種種的具體方法,鼓勵人們活在當下,處理對過去事件的懊悔,也放下想掌控人生的態度,以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他特別提到,對於有精神狀況而陷入痛苦的親友,最好的安慰方式不是設法消除痛苦,而是與他們一同哀傷、哭泣,陪伴時不必擔心要講什麼,只需帶著一顆願意分擔痛苦的心去陪伴就夠了。

☉一起走出心靈的死蔭幽谷
無論是正在痛苦掙扎並尋求幫助的人,還是身邊有這樣的親友,本書都是很好的教導手冊。你可以從書中每一段靈性關懷中找到力量,陪自己、陪他人一起走出心靈困境,感受生命中的喜樂與平安。

【醫者、牧者一起治癒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王仁邦/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
宋維村/兒童精神科醫師
胡海國/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施以諾/作家、職能治療師
蔡茂堂/天梯夢協會理事長
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在這裡,我很榮幸的說:這是我相當感動的一部作品!當然,我更想驕傲的說:這本書的作者是我的老師!

王仁邦|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迥異於其他坊間相關的書籍,林教授結合了神學、心理學與精神醫學來引導讀者認識包括自己的人,以協助旁人「脫出心靈的困境」。

宋維村|兒童精神科醫師
林教授在本書示範這個身心社靈整合的診斷、治療和長期復健模式,不只幫助病人使用,也可以給精神醫療團隊學習將靈性照顧運用於日常診療工作中。

胡海國|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趣味十足、妙筆精鍊,敍說著精神醫療裡曲曲折折、或苦或樂的九種精神疾病的生命故事。文筆與精神醫療內容,無不引人入勝。

施以諾|作家、輔大醫學院教授
這本書幫助我們在看待「病人」時不要只看到「病」而不見「人」,舉了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幫助讀者從不同角度去看待疾病。

蔡茂堂|埔里基督教醫院顧問牧師、天梯夢協會理事長
很高興林信男教授能夠把他個人一生宗教信仰心路歷程與五十三年精神醫學專業診療經驗,整合成為這一本靈性診療筆記。 

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這是我看過的有關精神治療方面最好的一本書,不但讀起來會讓個人受益 ,也是更適合團體一起閱讀討論的一本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信男
(口述作者)
台大教授、精神科權威,被稱為「台大精神科的宗教家」。
1939年生於台中,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英國倫敦大學精神醫學研究所進修。歷任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台大醫院精神部主任、桃園療養院院長、成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成大醫院副院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資深主治醫師。
他貫徹以「醫療傳道」方式來傳揚福音,於台大醫學院服務35年之久,退休前開始規劃去念神學院,並於退休次年順利取得宗教文學碩士。其著作豐富,著有《在診療室遇見摩西》、《精神科治療學》、《精神鑑定》、《心靈診所》、《何處是我家》等書,譯有《寸草心》、《逆境中得平安》,並在期刊上發表有關精神醫學論文數十篇。
現為台大醫學院兼任教授,也任教於台灣神學院、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並在台北東門教會的東門學苑開設「心靈與健康」、「聖經人物的心靈探索」等課程,將精神醫學的專業與神學教育結合,為無數學子的心靈帶來啟發。

相關著作:《在診療室遇見摩西:精神科醫師帶你探索隱藏在聖經裡的心靈祕密》

王竹語
(撰述作者)
登過幾座百岳,出過幾本好書,採訪過醫學中心超過百位醫護人員,開過一人出版社。目前擔任文字志工,記錄人間喜樂與美善。深信文字的影響力,仍持續創作,推廣閱讀。盼觸動人心,找回讀者。


目錄

作者序 信心與醫治

第一章 當身心的電力耗盡──憂鬱症
網路發達,人手一機。
有訊息進來大家都會立刻察看;
但是,身體的警訊來時,是否也會即時引起我們注意?

第二章 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愛──失智症
預估在未來的二十年內,每天將有近四十八人罹患失智症,每三十分鐘就增加一人。
唯有提高公眾對失智症的認識和了解,才能減少對失智症的偏見和歧視。

第三章 一再復燃的傷痛──創傷後壓力症
災難發生,災難過去;傷痛發生,傷痛痊癒。
但對於親身經歷的人,心中陰影有時不易抹去。

第四章 想要完美錯了嗎?──強迫症
做事認真負責是好事,但過度強調、刻意完美,則會產生壓力及挫折。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情況無法如我們所預期。

第五章 越想越煩的惡性循環──焦慮症
當一個人處於不確定的情境時,最容易引發焦慮。
斬草除根,那就先把不確定的情境確定下來。

第六章 坐雲霄飛車的心──躁鬱症(雙向情緒障礙症)
找你的家人,或親戚,或最好的朋友,願意聽你說話的人,
他也許不是心理醫生,也許不能執行心理治療,
但你可以藉由他的陪伴與抒發,讓困擾得到緩解。

第七章 如果自律神經失去規律──恐慌症
人體是自帶修復功能的精密機器。冷氣會故障,系統會不穩。
拿自律神經系統來說,一旦不穩定,會引起各種生理障礙。

第八章 止不住的妄想──思覺失調症
他們驚惶戰慄,以為見到了幽靈。
耶穌對他們說:「……看看我的手和腳!是我,不是別人!
摸一摸我,你們就知道;幽靈沒有肉沒有骨,你們看,我是有的。」

第九章 只想要睡個好覺──失眠症
不少失眠的人抱怨整晚迷迷糊糊做夢,都沒睡。
其實只有經過熟睡時段,才會淺睡做夢。
臨床上抱怨失眠的人,不見得都是真正失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