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0,46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风格 > 运动/户外活动 > 燃燒吧田徑魂:香港田徑百年的足跡與傳承
燃燒吧田徑魂:香港田徑百年的足跡與傳承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燃燒吧田徑魂:香港田徑百年的足跡與傳承

作者: 楊世模,彭冲
出版社: 商務
ISBN: 9789620759352
出版日期: 2024-05-2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800.00
市场价格: RM121.69
本店售价: RM108.31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香港田徑歷史悠久,早在開埠初期已有記載。在這段百多年的歲月中,香港出產了歷代無數精英田徑運動員,也曾經吸引了不少國內和海外的世界級運動員到訪,在香港田徑紀錄上留下印記。這一段香港體育的發展足跡,就恍如香港歷史的縮影,從一個荒蕪的小漁村,進化成為今日的國際大都會。

  田徑運動員生涯雖然短暫,但並不代表退役後就要淡出運動場。資深運動員憑藉其豐富經驗,繼續以教練身份,向下一代傾囊相授。香港的運動員、教練、田徑界工作人員、田徑總會、各體育組織都一直是秉持着「憑一口氣點一盞燈」的信念,在香港傳承田徑之火。 今天,香港田徑體育界早已蜚聲國際,大有迴響,實在歸功於這羣「田徑魂」。

名人推薦

  香港田徑總會首席副會長──高威林
  香港田徑總會名譽副會長,香港田徑隊管理委員會主席──李志榮
  香港田徑總會主席──關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世模


  現任香港田徑總會首席副主席,同時兼任香港代表隊在奧運會、亞運會、東亞運動會及亞洲室內運動會的首席物理治療師。現為港協暨奧委會運動禁藥委員會委員,亞洲田徑聯會醫務委會委員。香港渣打馬拉松訓練班課程策劃及主教練。

  一生與田徑運動結下不解緣,見證香港田徑發展近半世紀。年輕時是香港田徑代表,先後保持了八百公尺及一英里的全港紀錄。1984 年曾獲選為香港田徑總會年度最佳男運動員。

  著有《香港馬拉松的足蹤》及《長跑運動全攻略——健體、訓練、比賽》。

彭冲

  1958 年畢業於香港伊利沙伯中學,曾獲選兩屆全港最佳運動員,為跳高、三級跳遠的香港紀錄保持者。後來於香港大學及英國萊斯特大學取得榮譽學士及體育碩士學位。在1960年代獲選為亞運會香港田徑隊代表,並在80-90年代多次出任香港代表團團長,率領運動員參賽奧運會、亞運會、英聯邦運動會及東亞運動會。在香港回歸前後,曾任職於前教育署及市政總署,退休前為市政總署助理署長。

  曾為港協會暨奧委會義務秘書長(1993-2015)、現任名譽顧問,亞奧理事會文化教育委員、南華會義務秘書及司庫、香港業餘田徑總會名譽副會長。2002 年獲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2006年獲委任為第29屆北京奧馬委員會(香港)委員,2007年獲委任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香港區火炬接力組委會聯席主席。2009年,以東亞運動會秘書長身份參與香港主辦的第一次國際綜合項目運動會。2010年再獲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

  彭冲大半生貢獻香港體育發展,促進本地運動員的福利與權益,後榮獲「2015年度國際奧委會──體育與創新大獎」及「亞奧理事會榮譽獎章」,以表彰他在香港及亞洲地區推廣奧林匹克運動、促進體育發展的卓越成就。


目錄

前言
推薦序

第一章 香港開埠初期的體育發展
1 洋人在港積極建設私人體育會所
2 駐港英軍、教會團體、私人會所— 香港田徑的啟蒙
3 第一屆香港田徑錦標賽於1908 年舉行
4 華人體育在港積極發展
4.1 南華體育會成立—創「華人體育」的先河
4.2 南華會積極爭取興建加山運動場
4.3 全港華人力保加山運動場
5 修頓運動場落成的由來
6 香港華人參與中國史上第一次全國運動會
7 遠東運動會的興起與落幕
8 香港運動員在遠東運動會的參與

第二章 戰後初期的香港田徑發展
1 南華會積極復興體育事務
1.1 南華會復辦學界田徑運動會
2 加山運動場翻新,政府大球場落成
3 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於戰後再次成立
3.1 田總主辦賽事,屬會主理培訓
4 香港華人運動員的身份認同
5 匯聚中西優秀運動員的福地
5.1 首位田徑冠軍級精英來港作賽
5.2 留港經歷成就日後的冠軍
5.3 美國奧運冠軍選手訪港交流
6 心繫祖國的香港田徑運動員
7 香港首面國際綜合運動會獎牌
8 田總首個舉辦的國際田徑賽事

第三章 60年代社會的體育狀況
1 60年代發展的田徑運動設施
1.1 旺角運動場
1.2 九龍仔運動場
1.3 巴富街運動場
1.4 荃灣楊屋道運動場
2 香港田徑運動員的國際賽表現
2.1 戰後港隊代表參與奧運會
2.2 香港田徑在亞運
3 「師、徒、孫」,三代跳高運動員的傳承
4 田徑精英的教育家—郭慎墀校長的肺腑之言
5 香港首屆國際馬拉松

第四章 經濟起飛,70年代的香港體育發展
1 田徑總會的社會責任愈趨重要
2 田徑總會的首個會址
3 田總首位禮聘的外援教練
4 香港首個全天候田徑運動場落成
5 首個商界冠名贊助的女子田徑大賽
6 田總屬會團體舉辦賽事
7 中國田徑隊首次來港進行友誼賽
8 香港田徑運動員在亞洲區的表現
8.1 亞洲田徑錦標賽
8.2 70 年代的田徑代表人物
9 香港首度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10 實現運動員精英化,籌備興建體育中心

第五章 面向國際,80年代的香港體育之路
1 發展新市鎮,田徑設施普及化
2 疊牀架屋的康樂體育架構
3 銀禧體育中心(後來的香港體育學院)正式啟用
4 80年代的田徑總會及本地賽事
5 80年代的田徑國際賽事
5.1 奧運會
5.2 英聯邦運動會及亞運會
5.3 世界田徑錦標賽
5.4 亞洲田徑錦標賽
5.5 亞洲青年田徑錦標賽

第六章 90年代香港身份的轉變
1 90年代的田徑總會及本地賽事
1.1 商業贊助田總賽事及活動
1.2 屈臣氏東亞青年田徑錦標賽
1.3 道路賽事
1.4 意義深遠的港深馬拉松
1.5 青馬橋馬拉松及新機場馬拉松
1.6 九七慶回歸香港至北京接力長跑
2 90年代的田徑國際賽事
2.1 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及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2.2 北京亞運會
2.3 告別英聯邦運動會
2.4 中國全國運動大會
2.5 亞洲青年田徑錦標賽

第七章 千禧以後,中國香港新天地新景象
1 千禧後的田徑總會續創高峰
2 港隊破全國4x100米接力賽紀錄
3 香港田徑隊全線發展多元賽事
4 千禧後的田徑國際賽事
4.1 北京奧運會
4.2 五屆亞運會(2002-2018年)
4.3 亞洲田徑錦標賽
5 渣打香港國際馬拉松暨亞洲馬拉松錦標賽
6 地鐵競步賽(2005-2015年)
7 2009年第五屆香港東亞運動會
8 2019年亞洲少年田徑錦標賽

結語
附件一 香港紀錄進程(奧運田徑項目)
附件二 香港田徑運動員在亞洲錦標賽系列及綜合運動會得獎名單
圖片來源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