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0,32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古文創發與文學轉化
古文創發與文學轉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古文創發與文學轉化

作者: 張高評
出版社: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577113801
出版日期: 2024-06-2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00.00
市场价格: RM91.27
本店售价: RM81.23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理想的古文寫作,必定是解讀、鑑賞、研究、應用四位一體的成果。為寫作而寫作,虛浮不切實際;四合一規劃,既有針對,方有成效。本書藉《春秋》書法談古文義法,從主題技巧論唐宋古文,由屬辭比事解構文學名篇,然後揭示古文之種類與理論,相互印證,彼此發明。以創意造語闡發歐陽脩之雜記文,以創意詮釋解讀蘇軾〈赤壁賦〉,就美感鑑賞細說北宋名家散文;然後以張鎡《仕學規範》評論北宋古文特色。標榜創意化、現代化與實用化,作為現代散文之轉型、與課程之設計。評介陳之藩散文的創造性思維,示範文學鑑賞的寫作策略,提示自傳寫作的原則與要領。傳統經典轉化運用,則與時俱進,可大可久;研究視角必須開拓,成果方能創新,舉章法學修辭學為例;轉益多師,見賢思齊,可以指出向上一路,以黃永武先生治學方法為例。歷城周編修所謂「為文章者,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誠哉斯言! 
 
本書特色
 
  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
  理想的古文寫作,必定是解讀、鑑賞、研究、應用四位一體的成果。
  為寫作而寫作,虛浮不切實際;四合一規劃,既有針對,方有成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高評  
 
  學歷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家文學博士
 
  現職
  成功大學名譽教授,英國威爾士大學漢學院訪問教授。
 
  經歷
  曾任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特聘教授兼文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訪問教授,香港樹仁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主任、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一級教授。 
 
  主要著作
  已出版《春秋》《左傳》學專著13種,唐宋詩研究專著12種,詩話學專著3種,論文寫作專著4種,除外,尚有兩類書稿待刊:一,中國敘事傳統研究,3種,二,《春秋》詮釋學,2種。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主編論文集20餘種,擔任《宋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 
 
  學術專長
  學術專攻為《春秋》、《左傳》、《史記》、秦漢文、唐宋詩、詩話學、經典詮釋、印刷傳媒、古文義法、敘事傳統、論文寫作。提倡實用中文,致力創意研發,盡心於華人管理學之探索。 


目錄

自 序
第一卷 古代散文之理論與章法
壹、《春秋》屬辭比事與《左傳》文章義法
一、孔子之立義創意與《春秋》之取義
二、《春秋》或筆或削與詳略重輕、異同變常
三、《春秋》比事與前後措注、本末始終
四、《春秋》屬辭與曲筆直書、變文特筆
五、《春秋》約文與微婉顯晦、增損改易
六、《春秋》屬辭與言外之意、都不說破
貳、比事屬辭之轉化與文學名篇之創作
緒 論
一、賓主相形
二、虛實相生
三、不即不離
四、若斷若續
五、詳略得宜
六、順逆相成
七、欲擒故縱
八、抑揚頓挫
結 語
叁、中國古典散文之種類
一、文體源流
二、連類並觀與古典散文之種類
三、經典古文與閱讀之範疇
四、結語
入門參考書目
肆、中國古典散文之理論
一、緒論
二、中國古典散文理論概說
(一)形上論
(二)反映論
(三)感情論
(四)道德論
(五)文質論
(六)致用論
(七)風格論
(八)方法論
三、結語
伍、古文創作之主題和技巧─以唐宋古文為論述核心
一、古典散文之特質
二、古代散文之流變
三、唐宋古文之創作主題
四、古文創作及其藝術技巧
五、研讀古文之重要參考書目

第二卷 宋代古文之批評與鑑賞
壹、張鎡《仕學規範・作文》述評──兼論詩法與文法之會通
一、圖書傳播與《仕學規範》之纂輯
二、印本寫本爭輝與傳播接受之反饋
三、閱讀與接受──熟讀涵泳,以活法論文
四、反應與品題──出入眾作,度人以金針
五、人品與文品──人如其文,文正如其人
六、結語
貳、創意造語與歐陽脩之雜記文──以破體、出位與創造性思維為核心
一、長於創發開拓:一代通儒、文壇祭酒歐陽脩
二、歐陽脩雜記文之源流、種類與創造性思維
三、歐陽脩雜記文之以賦為文與新變創發
四、歐陽脩雜記文之文思出位與跨際會通
五、結語
叁、蘇軾〈赤壁賦〉的創新詮釋
一、蘇軾遷謫黃州與文學經典
二、辭賦薪傳與新變代雄
三、以文為賦與「破體」、「出位」
四、雪中芭蕉,牝牡驪黃之外
五、主客問對,釋疑辨惑
六、體物寫志,藉賦發論
七、曲終奏雅,卒章顯志
八、儒學與《老子》、《莊子》、佛禪之會通
九、結語
肆、北宋古文名家之作品鑑賞
一、范仲淹〈岳陽樓記〉
二、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三、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四、蘇軾〈留侯論〉
五、蘇軾〈教戰守策〉
六、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第三卷 散文的創意化、現代化與實用性
壹、人文學的創意化與實用性
一、知所先後
二、最終用途
三、創意發想
四、看見未來
五、系統思維
六、顛覆傳統
七、自出新裁
八、創造性模仿
九、實用創意
貳、陳之藩散文與創造性思維──以獨創思維、組合思維、類比思維為例
一、科學與文學的對話
二、獨創思維與詩及科學
三、組合思維與跨學科之會通
四、類比推理與創造性思維
五、結語
叁、文學鑑賞及其寫作策略
一、文學鑑賞的層面與方法
二、讀者的悟境
三、作品的語境
四、作家的心境
五、結語
肆、自傳寫作的原則和要領
一、自傳寫作的雙原則
二、自傳寫作的五要領
三、餘論

第四卷 古文研究與治學方法之傳習
壹、與時俱進與經典轉化──人文經典之實用化、創意化、數位化
一、人文經典和傳統文化
二、人文學門畢業生面臨之困境
三、經典轉化與「借用」、「連結」
四、結語
貳、章法學研究之視角開拓與成果創新
一、《春秋》書法與章法學研究
二、歷史編纂與章法學研究
三、敘事傳統與章法學研究
四、《左傳》《史記》評點與章法學研究
五、古文義法與章法學研究
六、詩話、筆記、文話與章法學研究
七、詞話、曲話與章法學研究
八、小說評點與章法學研究
參、黃永武先生的學術成就
一、前言
二、博觀約取,推陳出新
三、學科整合,另闢谿徑
四、方法條例,金針度人
五、結語